三、办学条件
学院坚持"质量建院、人才兴院、特色办院、管理强院、奋斗振院"的办学思路,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员队伍。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24人,讲师4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25人。他们中既有教学成果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老教授,也有思想观念创新、勇于开拓进取的中青年教学骨干。
他们安心本职、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教书育人,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学院党委班子坚持开拓创新,开放办学。2004年,在武警部队院校中率先开展联合办学,积极走开专、兼、聘的路子,充分发挥国民教育资源优势,聘请新疆大学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40余名教授、副教授、讲师担任基础文化课教员,有力的促进了学院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学科特色
学院以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先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为目标,按照必修课、选修课、拓展课、综合实践课四大板块,进行了创新型课程设计。
按照"紧跟党的创新理论、紧贴武警信息化建设,紧随部队中心任务"的要求,结合新疆对敌斗争实际,优化反恐怖战术教学,强化维汉"双语"教学,探索装甲兵教学。
将办公自动化、三级网、远程哨位查勤系统使用等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确保学员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定期组织集训,举办专家讲座,召开反恐怖学术研讨会,自主开发了反恐怖网站,完成了总参《反恐怖战术》、武警总部《反恐怖作战应急指挥机制的建立》研究课题,编写了《反恐怖战术》、《反恐怖战斗应用技术》等教材。《武警特种部(分)队信息化反恐作战研究》获武警部队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反恐怖作战应急指挥机制研究》获全军教学成果奖和武警部队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重点立项建设的《武警反恐怖战术》课程被评为"全军百门优质课"和"国家精品课"。
根据新疆地域特点增设了《基础汉语》、《武警常用维语》课程,将维汉"双语"作为学员必修课,模拟官兵在执勤、处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维语喊话、维语宣传、维语询问等训练,提高了学员双语对话能力。
2006年7月,学院开始担负武警部队装甲学兵培训任务。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教学讲义、授课教案,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严密组织教学,高质量完成了新疆总队装甲技术学兵培训任务。
依托教学基地和教育基地,增强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驻地部队、地方厂矿企业和红色景点确定了12个教学、教育基地;在新疆总队和兵团指挥部选择了14个支队作为学员代职实习基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打牢了学员热爱部队、献身警营的坚定信念。
强化实践锻炼,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定期组织学员到基层部队当兵代职,将课堂理论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增强了对基层部队的感性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按照"四有"要求,把各类文体活动及其培训纳入排课计划,使每名学员在校期间能够熟练掌握两门以上基层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