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家书与战书——周久虎覃芳伉俪跨越时空的家国情

来源:中国军网·国防在线客户端作者:刘德贤 曾海啸责任编辑:姬彩红
2020-03-08 14:14

从军28年的硬汉周久虎最近有点“多情”,一个星期左右,他先后给远在湖北黄冈战“疫”一线的妻子覃芳写了三封信。3月3日晚上10:30,县委常委会才结束,周久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寝室后,第一时间与妻子视频,看到爱人脸上被笨重的防护服勒得快要露出血丝的印痕,他心里隐隐作痛,忍不住在翌日凌晨1点多写下一封“情书”:“如果我能够代替你去战斗,请你下来,我来上!”

周久虎上校是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人武部的政委。疫情发生以来,他焚膏继晷,带领全县民兵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此前,2月28日,湖南省第十八批援鄂医疗队出征仪式上,周久虎上校写给即将奔赴抗“疫”一线的妻子覃芳的一封信曾流传开来,信中内容让人动容,引起了网友和多家媒体的关注。

周久虎上校的妻子覃芳,是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科ICU副主任护师。

姗姗来迟的“情书”

镜头切换到1996年金秋的长沙。周久虎当时是长沙炮兵学院13队4班的学员,在挥汗如雨为即将到来的严格考核备战的紧要关头,10月28日,急性阑尾炎把他“逼”进了解放军921医院(原163医院),住在外二科27床。为他打针、换药的护士是来自长沙卫校的实习生覃芳。护士戴着口罩,周久虎看不清她的容颜,却瞬间记住了她那双清澈明亮的双眸,学员的心里隐隐泛起了涟漪……

住院期间,周久虎总是挤出时间读书,他那副专注的模样也引起了覃芳的注意。同病房的一位病友善于察言观色,对周久虎一语道破:“护士美女好像挺喜欢你呢,即使帮我们打针、换药,眼睛却在盯着你看,与看我们的眼神也不一样。”一个星期后,周久虎可以下床了。一次,他趁机支开覃芳的同学,邀她一起沿湖畔散步,聊天。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了。待周久虎出院道别时,覃芳委婉地提醒:回去后,如果身体不适,可以打总机转她所在科室咨询。

周久虎至今还记得当年那个总机号:4250163。

因为学员训练抓得紧,写信、通话都不方便,直到11月底去医院复查时,周久虎才给覃芳打了个电话:“我很好,让你操心了!”

寒假,周久虎回到安徽老家,意外收到覃芳寄来的一封沉甸甸的挂号信,内有她近三个月来写的“日记”,随附“玉照”三张。所谓“日记”,实际上就是情书。原来,这个女孩把对周久虎所有的牵挂一一倾诉在纸上。

周久虎清楚地记得,1997年4月6日,星期天,他们在岳麓山上踏春时,有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

周久虎坦言:选择和军人在一起,就意味着风险和牺牲,可能家里的煤气罐都得自己扛,加之自己分配到哪还是未知数,将来很可能两地分居,聚少离多。

覃芳回答:我有思想准备。父亲就是1968年的老兵,自己从小就有军旅情结,也理解军人的使命和担当。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毕业前夕,周久虎特地去张家界看望覃芳的父母。他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覃芳的母亲,就觉得她很亲切,好像自己的妈妈,自己的坦诚也很快得到了覃母的认可。

周久虎信誓旦旦地向覃芳的父亲表示:“伯父,您是老兵,我很敬重您。如果我和您的女儿有缘走到一起,您不要担心。我一定不会让她受苦受累,哪怕自己讨饭也要让她吃饱。如果没有车,我就是跑步前进,也不会让她挨饿!”

覃芳的父亲乐了。

覃芳毕业后,进入张家界永定区妇幼保健院工作。

1998年夏,周久虎面临毕业。学员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签名活动,大多数学员选择回家乡部队或老部队,周久虎的志愿是首选“西藏”。这年的7月10日,他受命到洛阳127师379团担任榴炮3连指挥排任排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7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被人们赞誉为“铁军”的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

周久虎到洛阳还没几天,部队就奉命前往湖北省洪湖市龙口镇抗洪前线。

往事历历在目。周久虎遥想当年,防洪大堤上一面巨大的横幅在风中招展,傲视洪魔,上书四个大字“铁军来了”。“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一句句豪言壮语响彻在楚天大地。面对滔滔洪水,险象环生,周久虎和战友们硬是在大堤上奋战了50天。英勇的“铁军”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大堤,击退了洪水猛兽的一次次进犯。

这段时间,覃芳每天都在为“老九”(周久虎的昵称)的安危惴惴不安。她给他写了好几封信,不能寄到洪湖防洪大堤上,只能寄往洛阳周久虎所在的部队。对于“老九”来说,这些又是姗姗来迟的情书。

在1998年8月15日的信中,覃芳忧心忡忡地写道:“你告诉我要去抗洪抢险时,我哭了。因为它比上战场更可怕,更让人放心不下……”

饱含深情的“家书”

差不多有十年时间,覃芳与周久虎南北相望,只有靠“两地书”来互诉衷肠。从周久虎上校日前传给记者的图片来看,双方往来书信,码起来差不多有半米高。家书里,难免有绵绵情话,或说起孩子成长、双方父母身体状况等琐碎家事,也谈各自的工作,谈人生,谈理想,互相加油鼓劲。

覃芳写道:“有时候,我真的无法解释:为什么要爱、要找军人,而且是远方的军人?为什么老让自己过着替人担忧、操心的生活?”“要说的话太多,太多,太多,说了又老想掉泪、想哭,也许只是因为我太想你、太爱你……”“你不用担心我,我很好。”

从称呼妻子“亲爱的芳”到“亲爱的老伴”,周久虎自己也记不清到底给妻子写过多少封信。他笑着对记者说:“不是吹牛,我写情书的水平还是蛮高的。”

3月1日清晨,周久虎上校抽空给远在湖北黄冈抗“疫”前线的妻子写信,他说:“亲爱的芳:早上好!昨晚睡得好吗?好多年没有这样称呼你了,怎么觉得怪怪的了,可能是爱的太深己融入骨髓,无须这样称呼你了!其实,我知道你心里也很纠结:一边是身处水深火热被病毒围困了很久,甚至令人窒息的人民,他们躺在重症监护室,需要你们这些医神去营救。一边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家里的两个主要劳动力,还都在部队服役。“国家兴亡,我有责。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做最好的自己,但求内心无愧”是你的人生价值观。在国难当头,家与国利益冲突时,你毅然决然选择了国家利益为重,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呀!”

义无反顾的“战书”

2月28日,湖南省第十八批援鄂医疗队搭乘的列车徐徐启动,覃芳和队友们驰援黄冈,前往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参加抗疫“战斗”。送行的丈夫周久虎望着渐渐驶离的列车,热泪盈眶,作为军人的他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为冲锋一线的妻子和33名同批援鄂队员壮行,吸引了现场很多人的目光。

从军28年的周久虎,曾多次主动参加救灾救援任务,当然明白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他鼓励妻子:“22年前,赴湖北洪湖抗洪时,我们自豪地喊出‘铁军来了’,这次,你要告诉黄冈父老乡亲说,‘军嫂来了’!”

选择驰援前,覃芳也曾犹豫。身为军嫂,她长期与丈夫两地分居,父母年迈体弱,小儿子只有两岁,家里家外,大事小情全靠她一人照料。经过短暂的心理斗争,她还是选择挺身而出,2月10日,她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到防控一线去。覃芳说,自己不但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军嫂,更要做出表率,像丈夫那样迎难而上,为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覃芳告诉刚满2周岁的孩子:“妈妈穿上防护服,就变成了超人,就能战胜病毒,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在覃芳出征前,周久虎上校特地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周久虎写道:2020年,一批批军人和白衣天使,从全国各地逆行疫区、驰援湖北、奋战疫魔。

“此去为何?” “战瘟疫,救苍生。”

作为军嫂,你“宁挑家庭千斤担,不动长城一块砖”,默默奉献青春;作为妇幼人,你英勇无惧,纵然知晓前行的路风雨兼程,而你依然决然选择逆行……

从1998年抗洪抢险,到2020年挺身战“疫”,周久虎与覃芳伉俪“夫唱妇随”,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跨越时空的家国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