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多来右膝部瘢痕反复溃烂,溃烂的面积从一粒米大小扩大到10厘米×8厘米,疼痛难忍,来自重庆合川的48岁的佟女士忍受着溃烂带来的痛苦折磨,多处求医无果,最终来到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外科,确诊为皮肤瘢痕伴鳞癌,专家们采用游离皮瓣技术将佟女士腹部的皮瓣“移花接木”到右膝部溃烂处,修复了溃烂处缺损的皮肤,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兼顾恢复了她腿部的外观形态。
“小时候烧火煮饭时,不小心被柴火烧伤了,后来留下一块手掌大的瘢痕,没想到反复溃烂,后来发展为癌症了。”佟女士回忆道,去年3月时,右膝瘢痕处出现了一个小溃疡,同时伴有瘙痒。当时也没在意,就在农村的卫生所进行包扎和抗感染治疗,不但不见好转,小溃疡还越变越大,逐渐产生痛感。到10月时,溃疡已经变得拳头那么大的面积,肿得像发泡的馒头,还伴有流脓、恶臭、疼痛难忍等症状。到了多家医院都没有办法,接近绝望时,患者来到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就诊,经过多个学科诊治,最终转入整形外科进行治疗。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外科专家樊东力教授,科室主任张一鸣和副主任王韶亮副教授对患者病情高度重视,带领科室医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并和院外专家进行了在线讨论,最终决定采用游离皮瓣技术,根治性切除病灶,并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下肢功能。
手术中,在麻醉科杜智勇教授为其顺利麻醉后,整形外科专家们首先对右膝关节病变进行切除,当冰冻报告提示病变已完全切除后,对患者进行了体位变化,仔细切取了腹部游离皮瓣,并且采用了皮肤牵张技术对腹部皮肤供区进行了一次性缝合。随后,在显微镜下,专家们将腹部游离皮瓣移植到右膝病灶切除后遗留的创面上。手术历时13小时。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换药、治疗和护理,佟女士腹部皮瓣供区和右膝部皮瓣修复处都恢复良好,并顺利康复出院。
据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外科张一鸣主任介绍,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即可呈溃疡,又常继发于慢性溃疡或慢性窦道开口,或瘢痕溃疡经久不愈而癌变。临床可呈菜花状,边缘隆起不规则,底部不平,易出血,常伴感染致恶臭。佟女士的皮肤鳞癌是因为她烧伤后遗留的瘢痕反复破溃经久不愈而形成,如果在刚出现破溃时进行手术,难度会小很多,像她这种病程长、面积大,在临床是非常少见的,手术要求高,治疗难度大。所以特别提醒大家,有瘢痕伴有破溃、慢性伤口、经久不愈的瘘管等皮肤损害的人,要特别关注,一旦出现病变,应尽早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