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8年军人职业尊崇度如何,看看这份权威报告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赵丽媛 发布:2018-12-28 16:33:56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增强军人荣誉感成为热点,大众传媒持续关注

增强军人荣誉感,提升军人职业社会尊崇度,利于凝聚军心、稳定部队、鼓舞士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此高度重视。

早在2014年,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阐述军队政治工作重点时,就提出“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把军人社会地位作为重要内容写入报告,为提高军人社会地位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有着深远意义。中央军委也曾在《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构建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主席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军人是最可爱的人,让军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这一暖心话语引起强烈舆论反响。在11月召开的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再次强调,优化军人待遇保障制度,构建完善军人荣誉体系。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政策制度陆续推出,舆论导向积极正面

一系列关于军人荣誉感的政策法规、重大部署和激励措施陆续落地,推动军人荣誉体系不断完善。系列政策出台获得广大官兵、大众传媒与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全社会形成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

在荣誉体系设计方面,关于增强军人荣誉感的政策制度接连出台,军人荣誉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奖励和表彰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构建完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总体方案》《“八一勋章”授予办法》等密集出台,使军人的荣誉感与日俱增。今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试行)》规定军人非因公外出可着军装,退役军人事务部表示2019年五一前将为所有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出台并施行,这些都从多个层面提高了军人的荣誉感,给予军属更多的心灵慰藉。

同时,党和国家还进行一系列重大部署,从社会获得感层面来赋予军人真真切切的荣誉感。近年来,“军人依法优先”工作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各省市出台的军人抚恤优待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优待和保障军人权益作出明确规定。《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军人在出行时被赋予依法优先的合法权益,体现对其职业奉献的人性化关怀,也是对军人为国家为人民冲锋陷阵的社会回报,更是对军人枕戈待旦的职业尊崇和敬重。此外,今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成立,为退役军人带来教育培训、就业促进、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医疗服务、优待抚恤等诸多方面的“红利”,彰显出对军人的重视与尊崇。

各地各行业举措落地,军人荣誉感显著提升

各地、各行业采取了多种增强军人荣誉感的举措,助力精神关怀与制度设计的落地。《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媒体经常就各地、各行业出台的增强军人荣誉感的措施组织报道。例如,浙江省在中小学校园内设立2900多块“最可爱军人、最骄傲校友”荣誉墙;广西出台《进一步增强军人荣誉感的意见》,推出军地联合表彰、落实军嫂就业安置和军娃入学等20条刚性措施。各地政府聚力构建和完善军人服务体系,赋予军人以真实可感的荣誉。与此同时,在交通出行、医院、银行、景区等公共场所中,“军人依法优先”通道和窗口越来越多。以交通行业为例,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航空、铁路和水运方面,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细则,保障军人在出行中的依法优先权益。从2018年12月1日起,在全国道路客运领域开展军人依法优先出行权益保障工作,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军人依法优先格局正式形成。

大力营造爱军拥军氛围,主流媒体担纲主角

荣誉感既有赖于个体的价值认同,也与社会氛围的营造直接相关。在“军人荣誉感”相关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担当着舆论引导的主角,为营造爱军拥军的舆论氛围发挥了重要影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主流媒体聚焦来自军队的代表委员关于提升军人荣誉感和职业吸引力的好声音,主要观点包括军人社会地位事关国家安全之基、尊崇军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必须加快推进立法等。

逢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因势利导,策划主题宣传、打造热点话题,营造爱军拥军浓厚社会舆论氛围。今年八一建军节期间,@央广军事@军报记者创建#为人民军队点赞##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微博话题,阅读量分别达19.6亿和15.8亿。同时,中宣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作出部署,也得到了众多主流媒体的持续性报道传播。

主流媒体就增强“军人荣誉感”持续发声。《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媒体持续聚焦增强军人荣誉感、提升军人职业尊崇度,并刊载多篇评论文章,发出“军人职业尊崇度是国家安全围墙的刻度”“让尊崇军人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尊崇军人的社会风尚”“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等鲜明有力的声音。

充满正能量军人形象,常引发现象级传播

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充满正能量的军人形象,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现象级传播。

创新传播技术手段,军事类账号“走红”抖音平台。目前,@中国军视网@我们的天空@中国军网@中国陆军和@三剑客已成为抖音平台的头部军事类账号,其粉丝量均超过百万级,作品获赞合计达1.17亿次。“中国陆军角逐漠北草原,上演钢与火之歌”“点我点我点我这里有不一样的中国陆军”“军花手指舞”“兵哥哥最帅瞬间”等作品花样科普军事知识、展现训练风采、聚焦战士阳光奋发的精神风貌,让军旅的风采和魅力走出军营,将崇军爱军观念深植于观众心田。

传播内容具象化、个体化,社会公众积极传播身边“最可爱的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公众成为身边事的“报道者”,越来越多的有关军人群体或个体的好人好事出现在社交媒体中。陆军第77集团军“猛虎旅”的退役女兵张玉雪在列车上救助女童的经过被网友发布在抖音平台,被舆论称赞为“最美退伍女兵”;江苏省军区徐州某干休所四级军士长邱来源营救冬泳溺水男子的视频,经网友发布在抖音平台后,不到一天就获得了90多万的点赞。

抹黑军人形象的行为,遭到谴责批驳

近年来,舆论场中矮化军人社会地位、抹黑军人形象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此类杂音一经出现便会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批驳,增强军人荣誉感不仅是军心所向,更凝聚着整个社会的共识。

不久前,某品牌智能锁的广告片《拆弹砖家》被网民质疑有侮辱消费排雷战士之嫌,引发网友愤怒,纷纷谴责涉事企业。@江苏网警在其新浪微博公开斥责这一行为,并提醒“网络营销应有最起码的道德是非观念,不要把无知当创意,把恶搞当搞笑”。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也严正表态“消费扫雷战士的广告,你已涉嫌违法”。

今年年初,“战士在列车上被乘客无端要求让座”一事引起网络关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用两句话回应此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宗旨”“军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护”。这一表态也获得了网友声援支持,更有网友表示出对乘客让座要求的反感与批评态度。

今年5月,某部门领导对军转干部发表不屑言论的一段视频引爆网络舆情,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发文《有的人竟然感到涉军安置是额外负担,军报刊文批评》,激发社会共鸣,有网友就此喊出“退伍不褪色!向你们致敬!”的口号。《中国国防报》更是在头版头条刊发“国防时评”,提出“军人职业尊崇度是国家安全围墙的刻度,对退役军人的安置保障体现着对军人关心的温度”。

制图:赵丽媛、张  锐;版式设计:潘  娣、扈  硕

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监测期:2018年1月1日-12月15日

1 2 3 4 5 6

责任编辑:杨凡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