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逃婚考上“黄埔六期”
黄杰,1909年11月16日出生在湖北省江陵县郝穴镇。她从小便颇多不幸,2岁时父亲便撒手人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黄杰的伯父黄仲甫曾任郝穴团防局团总,是当时镇内著名的绅士和封建卫道士,他极力向黄杰灌输封建道德,遭到少年黄杰的强烈抵制。黄杰早年就读于郝穴高等小学堂(现郝穴小学),从小聪明好学,性格倔强,热爱自由。
1924年的一天,大伯径直来到黄杰家,对她说:“娃啊,过一年大一岁,转眼你也十几岁了吧?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看,村里和你一般大的女孩子,不是个个都已嫁人生子了吗?我合计,趁着年关,你把婚事也办了吧!”
原来在前不久,大伯为了与另一家豪绅联姻,已经亲自出面作媒,把黄杰许配给那一家。
然而,黄杰对此却没有一点思想准备,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婚姻问题。大伯的话仿佛晴天霹雳一般打在她头上。
黄杰认为自己虽然十几岁了,但如果现在就谈婚论嫁,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很快黄杰又从侧面听说,那个豪绅的儿子在当地臭名昭著,是一个典型的浪荡公子。为此,她与大伯闹得更不可开交。
她说:“大伯,我想把这门亲事退了。”
1924年,年仅15岁的黄杰决定冲破封建旧家庭的束缚,离开家乡,出走武汉。
她艰苦地漂泊了一段时间,两年后,听说了一个决定她一生命运的消息——北伐军攻下武汉后为培养北伐骨干,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原黄埔军校)在武汉招收学员。
当时,国民革命军胜利地占领了武汉,1927年1月1日,广州的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也迁入武昌长街两湖书院旧址(现武昌区解放路中段、彭刘杨路交叉口附近)。代理校长邓演达、教育长张治中、总教官恽代英,教官还有高语罕、谭平山、沈雁冰、李达、李汉俊、许德珩等,多系中共党员。徐向前任政治大队第一队队长。陈毅表面上当文书,实际上是中共党委书记。
恽代英亲自分管女生队,施存统任女生队的政治部主任。